庞大明
杨式太极拳中的“蹬脚”和“分脚”动作是先“分手”再“分脚”或“蹬脚”,还是“分手”与“分脚”或“蹬脚”是同时的。这个问题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没有人争论,但随着近些年太极拳的普及和推广,练习者越来越多,所以,出现争论的问题也就多了起来,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件好事,证明人们练习太极拳不只是停留在比葫芦画比瓢的形式上了,而是在练习太极拳的同时在用心研究太极拳。
究竟杨式太极拳中的“蹬脚”和“分脚”动作是先“分手”再“分脚”或“蹬脚”,还是“分手”与“分脚”或“蹬脚”是同时的呢?这个问题不用翻腾老《拳谱》,也不用在拳理拳法上争来争去,简而言之,目前大多练的是杨澄甫先生所传的太极拳,那么,我们就从杨澄甫先生的著作中来找答案吧。
一、《太极拳术十要》七《上下相随》
《太极拳术十要》是由杨澄甫口述,陈微明笔录,其论述言简意赅,通俗易懂,无论是太极拳初学者,还是功夫已有所成的太极拳家,无不把《太极拳术十要》作为评判杨式太极拳架是否工整,杨式太极拳艺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准。
《太极拳术十要》七《上下相随》:“上下相随者,即太极论中所云:‘其根在脚,发于腿,主宰于腰,形于手指’,由脚由腿而腰,总须完整一气也。手动腰动足动,眼神亦随之动,如是方可谓上下相随。有一不动,即散乱矣”。
练太极拳要做到,“周身一家”、“上下相随”、“完整一气”、“一动无有不动”、“不先不后”、“一到俱到,有一处不到即为身法散乱”等。正所谓杨澄甫所指出的:“手动腰动足动,眼神亦随之动,如是方可谓上下相随。有一不动,即散乱矣”。
对照一下自己所练的“蹬脚”和“分脚”动作是否符合“上下相随,完整一气”。
二、《太极拳使用法》、《太极拳体用全书》中 “分脚”的练法
1、《太极拳使用法》于1931年由杨澄甫传授,董英杰执笔完成的。该书语言简练,图文并茂,练法与用法讲解详尽。
《太极拳使用法·练演法》36页,第36节,“右分脚用法”:“说明:由前势,设敌人用右手接我探出之右腕,我随用右腕闭住敌之右腕,坠肘沉肩,即将敌左臂向左侧扌履去。同时,左手粘住敌人左腕,手心向下,暗有探劲,左脚同时向前左侧迈出坐实,身随前将右脚向左提起,用脚背向敌人右肋踢去,随将两手左右分开,眼随右手看去,则敌势自不支”。
《太极拳使用法·练演法》所述,杨澄甫在做“右分脚”是“将右脚向左提起,用脚背向敌人右肋踢去,随将两手左右分开”。
以上所述,即为右脚踢出的同时两手左右分开,对照一下自己所练的“分脚”动作是否符合杨澄甫所说明的相同。
2、《太极拳体用全书》于1934年由杨澄甫传授,郑曼青执笔完成的。该书言简意赅,图文并茂,练法与用法讲解详尽。
《太极拳体用全书第一集》28页,“右分脚”:“由前势,设敌人用左手接我探出之右腕,我用右腕压住敌之左肘,垂肘沉肩,即将敌左臂向左侧扌履回。同时,左手粘住敌人左腕,手心向下,暗施采劲,左脚同时向前左侧迈出半步坐实,腰向左斜倚,随将右脚提起,脚尖与脚背平直向敌人左肋踢去,同时,两手掌侧立向左右平肩分开,以称分脚之势,眼亦随右手看去,含胸拔背,定力自足,则敌势不能自支矣”。
《太极拳体用全书第一集》所述,杨澄甫在做“右分脚”是“右脚提起,脚尖与脚背平直向敌人左肋踢去,同时,两手掌侧立向左右平肩分开”。
以上所述,即为右脚踢出的同时两手左右分开,对照一下自己所练的“分脚”动作是否符合杨澄甫所说明的相同。
根据杨澄甫《太极拳术十要》七《上下相随》、《太极拳使用法·练演法》、《太极拳体用全书第一集》所述,“分脚”正确的做法是脚踢出与两手左右分开是同时的,上下相随,不先不后,完整一气的。
三、《太极拳使用法》、《太极拳体用全书》中 “蹬脚” 的练法
1、《太极拳使用法·练演法》38页,第38节,“左转身蹬脚用法”:“说明:由左分脚式,设敌人从身后用右手打来,我即将身向左正方转动,顶劲,含胸拔背,松腰,右脚就原地稍向左转,仍实;左腿悬提,随腰转时脚尖朝下,向敌人胸部蹬去,蹬时用脚跟,脚指朝上;两手同时随腰转时,由下往上捧合,与左脚蹬出时向左右分开;眼神随往前看去,则敌自倒矣”。
《太极拳使用法·练演法》所述,杨澄甫在做“左转身蹬脚”是“向敌人胸部蹬去,蹬时用脚跟,脚指朝上;两手同时随腰转时,由下往上捧合,与左脚蹬出时向左右分开”。
以上所述,即为左脚蹬出的同时两手左右分开,对照一下自己所练的“蹬脚”动作是否符合杨澄甫所说明的相同。
2、《太极拳体用全书第一集》30页,“转身蹬脚”:“由左分脚式,设敌人从身后用右手打来,我即将身向左正方转动,含胸拔背,松腰,尤须虚灵顶劲;左腿悬提,随腰转时脚尖垂下;右脚立定时,左脚向敌人腹部用脚跟蹬去,脚指朝上;两手随腰转动时,由外往内合,随左脚蹬出时掌即向左右侧立平肩分开;眼神随左指尖望去,立定根力,则敌必应腿自仰矣”。
《太极拳体用全书第一集》所述,杨澄甫在做“转身蹬脚”是“左脚蹬出时掌即向左右侧立平肩分开”。
以上所述,即为左脚蹬出的同时两手左右分开,对照一下自己所练的“蹬脚”动作是否符合杨澄甫所说明的相同。
根据杨澄甫《太极拳术十要》七《上下相随》、《太极拳使用法·练演法》、《太极拳体用全书第一集》所述,“蹬脚”正确的做法是脚蹬出与两手左右分开是同时的,上下相随,不先不后,完整一气的。
由此说明,杨式太极拳中的“蹬脚”和“分脚”动作与“分手”是同时的。
“学拳容易改拳难”,很多太极拳爱好者通过学习杨澄甫先生的《太极拳术十要》、《太极拳使用法》、《太极拳体用全书》著作,发现自己所练“分脚”或“蹬脚”动作不正确而在慢慢地逐渐改正。有一少部分人知道自己没有做到“上下相随”,由于只是停留在健身运动层面,改起来不习惯就懒得再改了,还有极个别的人由于练的时间较长,习惯成自然,即是读了杨澄甫先生的著作,知道自己没有做到“上下相随”,由于改不过来,再加上有点虚荣心,就拐弯抹角地找词去自圆其说,不管你怎样说,你将杨澄甫《太极拳术十要》七《上下相随》、《太极拳使用法》、《太极拳体用全书》著作中的“分手”与“分脚”或“蹬脚”是同时说成是不正确,不正宗,那么,你的正确和正宗是从哪里来的呢?
杨澄甫先生在《太极拳术十要》七《上下相随》中指出:“手动腰动足动,眼神亦随之动,如是方可谓上下相随。有一不动,即散乱矣”。练太极拳最忌身体散乱,散乱就不能周身一家,完整一气,最终也只能是“手之舞之,足之蹈之”而已。
杨澄甫先生指出:“就太极拳而论,概大多数是杨禄禅师以后传下来的,今竟分东派西派,各自赞美,初学人是难分清的,我亦说我的拳好,究竟哪个好?理想知道各姿势不同,有说长力的,有说长巧的,无论如何,太极拳理不能两说也,不得真传,不知所以然也(摘自杨澄甫《太极拳使用法》145页)”。